寺院骨灰安放产业大约从2013年初开始兴起,一些投融资信息发布平台突然涌出大批寺院融资项目。
这些项目有个共同点,即在资金使用用途方面,都有建设寺院骨灰安放灵位一项,只是项目名称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对投资方主体选择很明确,指名道姓要“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风投资金和企业资金”。
机构在投资领域的开拓创新永无止境。
红酒、普洱茶、艺术品、红木等另类投资都曾经红极一时、赚足噱头,如今寺院领域投资也被纳入机构研究当中。
“你们有没有觉得寺院其实还是个待挖的‘金矿’,我们有什么形式可以参与?”在一次会议后的聚餐上,某基金子公司人士和同桌记者们聊起这个话题。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沪上有两家基金子公司已经在低调尝试。
“寺院金融在未来应该是会有机会的,比如可以参考台湾佛光山的做法。”某股份制行私人银行人士表示。
在“正规军”们还在谨慎摸索前行时,风格较为豪放的私募基金已经开始投入“实验”,“实验”的第一个寺院产业领域就是打着“孝道文化”的寺院骨灰安放产业。
灵位项目涌现
从网上融资信息来看,寺院骨灰安放产业大约从2013年初开始兴起,一些投融资信息发布平台突然涌出大批寺院融资项目。
这些项目有个共同点,即在资金使用用途方面,都有建设寺院骨灰安放灵位一项,只是项目名称不同,如灵骨塔、莲花位、阴地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对投资方主体选择很明确,指名道姓要“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风投资金和企业资金”。
“找机构拉资金的原因,我想一个是机构实力强,二来是有机构已经就寺院产业开发进行调研和商谈,他们认为这些项目可能会有机构感兴趣吧。”某PE人士表示。
记者在一些央企发布的寻求项目信息中看到,有的央企资金已经明确将寺庙投资纳入可选范围。
记者还注意到,在此之前,也有寺院融资项目的发布,这些项目都是纯粹修建寺院或寺院周围景区,根据发布信息看,似乎资金方不是很感兴趣,鲜有意向回复信息。而这些灵位项目则不然,每条发布信息下几乎都有几条意向回复。
“资金最看重的就是有保障的收入回报,寺院修建项目的回报主要来自建成后游客前景预测,如果不是非常出名的景区,这种预测意义不大,而且寺院修建后的归属权方面也经常起纠纷,风险较大。”前述PE人士表示。
相较而言,灵位项目收入的回报似乎更有保障。以3月2日发布的一则与浙江嘉兴海宁觉皇寺相关的项目为例,计划融资3000~5000万,发布方称可承担的利息费用为15%。
在发布的数十条寺庙融资项目中,所宣称的利息费用都很高,15%~20%的利息费用是普遍情况,另外两个没有透露寺庙名称的浙江和北京寺院灵位项目的回报率甚至高达50%。